編輯/尼歐
根據衛生福利部的數據資料,大腸癌發生人數已經連續第12年盤據國人十大癌症之首,平均每天約有45個人罹患大腸癌,地位十分穩固,其他的癌症難以撼動。
◆大腸癌的高危險群:
1.年齡超過50歲:根據國家癌症登記數據顯示,每年近15,000多名大腸癌個案,50歲以上就佔了近9成;
2.有腸道病史:有腺瘤性瘜肉或發炎性腸道疾病(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)者,罹患大腸癌的風險相對高;
3.有大腸癌家族病史:10%的大腸癌歸因於遺傳,包含家族性大腸直腸瘜肉、遺傳性非瘜肉大腸直腸癌等。
對於這些高危險群,國民健康署建議要儘早跟醫師討論,定期安排檢查,若篩檢結果為陽性,應至醫院做進一步確診;若結果為陰性,繼續維持良好生活習慣並定期接受癌症篩檢。
◆定期篩檢的重要性?
台灣大學公衛學院研究團隊,透過資料分析有接受篩檢跟沒接受篩檢的民眾,比較兩者死於大腸癌的風險,結果顯示:若篩檢率為21.4%,定期複篩率為30%時,即可降低10%的死亡風險;若篩檢率能達40%,在同樣的複篩率下,可降低23%的死亡率;若篩檢率達60%,則可降低36%的死亡率。
◆預防大腸癌的方法
除了定期接受癌症篩檢之外,還有期他能夠有效預防大腸癌的方法,在這邊提供各位讀者參考:
1.注意健康飲食
2.改掉抽菸、喝酒等不良嗜好
3.培養運動的習慣
運動能幫助及刺激大腸蠕動,促進排便,降低患大腸癌的機會。